专题问水

文字实录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专题问水 > 询问现场 > 文字实录

为了一城好水 为了人民期待——2017年水环境治理工作专题询问会文字实录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17-11-16 访问量:

——县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水环境整治问答摘要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于2017年11月15日召开专题询问会,就2017年我县水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专题询问。

在专题询问会上,15位县人大代表分别就水污染防治法宣传贯彻情况、黑臭水体治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重点河道两侧的化工企业关停情况、雨污分流管网改造情况、城区排水规划情况等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提问,到会应询的刘华东、辛传坤副县长及县水利局、环保局、农委等8家单位负责同志就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兴涛主持询问会。他要求,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和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按照排定的路线图、任务书,加速推进,并要及时将水环境整治工作情况向社会公开,赢得全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副县长刘华东、辛传坤分别结合分管工作代表县政府作表态发言。表示将以此次专题询问为契机,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切实抓好问题整改。政府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制定方案,细化整改清单,落实整改措施,深入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汪亿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问我县在黑臭水体治理和提升生态保护水平两个专项行动中作了哪些工作?

辛传坤: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环境敏感区域和突出环境问题,县政府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集中整治活动,整治内容涵盖区域水环境、畜禽养殖、黑臭水体等14项内容,共计下达突出环境隐患问题整治清单167个,交办重点环境信访问题86个,截至目前,环境隐患问题已整改136个,重点环境信访问题已解决75个,年底前可确保全面完成。

在治理黑臭水体方面,一是全面推进碧水绕城工程,开展全长48公里的城区河道综合治理工作,新城区5条河道清淤任务全面完成,31.4万平方米河道景观改造工程加快实施,沛沿河水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被评为水处理工程省级示范项目。开展农村坑塘生态治理,对10条县、镇级河道实施疏浚,累计疏浚河道40.7千米,完成土方122.8万方。二是强化控源截污源头治理。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河道排口巡查工作,对每条河道的每个排口进行摸排、登记、封堵,彻底斩断污染源头。结合城区道路改造,对市政管网进行综合改造,实施雨污分流,改造东风路、汉城南路等市政管网10余公里,汉城中路、滨河北路等路段管网正在加快建设。三是提升城镇污水处理效能。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建设,加强城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监管,新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中心等基础设施进入规划选址和方案设计阶段。四是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县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378家,已完成总任务的98.7%,完成污染治理设施改造395个,已完成总任务的93.6%。大力推广生态养殖,目前已推广生态发酵床1.78万平方米,建设异位发酵床6000平方米,年产生物有机肥1.5万吨。

在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方面一是推进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实施饮用水源管控区环境安全保护工程,沛县微山湖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和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基本完工,清理鱼塘1800余亩,清除生活、餐饮设施10处,关闭码头2处。开展顺堤河综合整治,两岸排污口、农业养殖及拦河围网全部清理完毕。加快船舶岸电系统建设,改造拆解老旧船舶67艘。稳步推进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保护工程,严控地下水开采,封存地下水源井16眼、填埋5眼。二是构建“三纵三横”生态廊道。实施水系贯通和碧水绕城工程,配套开展截污控源、清淤、生态护坡及生态修复等工作,着力打造沛县水生态保护网,构建“三纵三横”生态廊道体系。新城区一期5条河道水系贯通、水质改善,副城区二期8条河道整治正在有序推进。

  蒋正亭代表:去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建立河长制体系,请问我县河长制落实情况如何?

刘华东:县政府高度重视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4月28日研究出台了《沛县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方案》。7月2日,成立县级河长制工作办公室,7月20日前,各镇级河长制办公室均实体办公。

全县有2条流域河道、26条县级河道、148条镇级河道、2594条村级沟河。已有县级河长12名,镇级河长114名,村级河长334名。目前,县级河长已全部巡河,部分河长已巡河2-3次。13条省级727名录的河道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界桩、告示牌已埋设完毕,数据已全部上传;共埋设界桩5434根,告示牌548个。县镇村三级河道显要位置共埋设省级河长制公示牌6个,县级河长制公示牌170个,镇级河长制公示牌166个,村级河长制公示牌668个,标明了河道基本情况,河长姓名、职务、电话、工作职责、管护目标监督电话等内容。6月份以来,县河长办会同县环保局对全县27条主要河流79个监测断面进行现场监测,按季度将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状况上报给各河长。同时聘请沛县论坛、发展论坛、便民网等网络媒体版主、网络管理员、网友代表作为社会监督员对河湖管理保护进行监督和评价,取得了较好效果。

 

  宋风雷代表:请问我县城区雨污分流管网的规划是如何审批的?在规划的实施上怎么开展监督?

  胡建锋:我们规划局对城区排水规划工作高度重视,按照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的原则,依据沛县城市总体规划,结合中心城区地下管线普查成果,在多次征求相关专家以及水利、住建、发改委、环保等部门意见基础上,《沛县中心城区排水规划》于今年7月22日第五次规委会审查通过。具体项目的审批主要是依据相关规划,并结合道路改造、新建工程的计划,经现场勘查,组织相关部门论证后予以审批。

  项目审批后,我局规划执法大队和法规科负责对工程项目是否按照规划要求和审查图纸施工,是否开展验线、验基、规划核实以及是否按照要求报送档案信息进行监管,不符合要求的,规划部门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并责令改正。

  刘敬帜代表: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从2016年起,县政府开始对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请问小区内雨污分流管网的改造是如何进行的?

  文晓东:经过改造前充分的现场勘察,我们将改造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是小区已经按照雨污分流设计并实施,且基础设施维护较好的,对原有管道、化粪池以疏通、清掏为主,对局部有损坏的管道、井盖、雨水篦子进行修补、更换。二是因建设年代久远,没有进行雨污分流或有雨污分流但基础设施损坏严重功能丧失的,对管网系统进行重新设计与施工,并与给水、燃气等地下管线相协调,尽量一次性解决原有管网出现的所有问题,改善居民生活。对部分小区居民将洗衣机放置在阳台,或将车库改成住宅,私拉排水管,将污水排入雨水管道甚至任其漫流的,尊重实际情况,在私改污水管末端,住宅楼南侧设置一条管径300mm的截污管道,将所有的污水全部纳小区污水主管道中。

 

  王吉永代表:目前,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已经超过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成为第一大危害源。请问我县农业面源污染的具体情况,解决的措施有哪些?

徐伟:我县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畜禽养殖、化肥、农药和农作物秸秆。

畜禽养殖方面。我县规模化养殖场474家,全县家禽存栏1000万羽,出栏6000万羽,畜禽粪污产生总量为160余万吨,通过畜禽污染综合利用15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5%以上。通过广泛宣传、关停搬迁、规划治理、加速创新、强化督查等手段开展治理提升。印发了宣传材料10000份,完成禁养区养殖场关闭搬迁378家,完成污染治理设施改造395个,开展异位发酵床综合治污技术应用,推广4家家庭农场,建设异位发酵床6000平方米,取得了明显成效。

   化肥方面。全县耕地121.6万亩,常年种植面积264万亩,年施用化肥(折纯)7.5万吨,亩均化肥用量28.4公斤,高于全国的21.9公斤。一是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二是推进施肥方式转变。推广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适期施肥技术、缓控释等新肥料,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流失;三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推广规模化养殖+沼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支持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推进秸秆还田技术,因地制宜种植绿肥。     

  农药方面。2017年我县农药使用量1019吨,比2015年1022吨降低2吨,与2015年相比实现了零增长。一是建成完成植物疫情区域监控点。在湖西农场、鹿楼镇、五段镇建设三个监控点,充分应用物理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二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建设完成湖西农场、魏庙镇、沛城街道水稻、小麦、蔬菜绿色防控千亩示范区,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等环境友好型农药,推广应用现代植保机械,减少农药流失和浪费;三是推行精准科学施药。建成湖西农场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示范区,推行科学施药,对田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四是推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建成魏庙镇统防统治示范区,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

  农作物秸秆方面。全县年产农作物秸秆55万吨以上,目前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6.5%以上。制定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意见,明确目标任务,每年投入秸秆综合利用资金3000余万元,保障了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的实现。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率达88%以上。

 

  张婧代表:按照《沛县2017年“263”专项行动工作计划》安排,水利局承担了20个工程项目,其中有9个都是要在今年完成的,如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老城区泄洪排涝工程、新城区管网改造及疏通工程等,请问这几个今年必须完成的工程项目现在进展情况如何?

韩友静:今年计划完成9个项目,投资2.9亿元目前项目进展较为顺利。

地表水厂水源地保护和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投资8000万元,在一级保护区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水源地隔离、污染源综合整治、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水源地安防监控建设、警示标示设立等,确保沛县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

地表水厂二期及深度处理工程。总投资2.4亿元,扩建地表水厂10万吨/日的常规处理设施和新建20万吨/日的深度处理设施,10月份全面开工,今年计划完成整个项目土建任务的80%。

河长制管护及水面日常保洁。现已实现全县村级以上河道等各类水域河长制全覆盖,建立县、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并且河道保洁队伍也已全部组建完成并坚持日常保洁,年投入800余万元,对河道水面及岸坡进行打捞保洁,确保水面干净无杂物漂浮物。

水资源保护工程。投资300万元,计划今年完成永久填埋25眼地下水取水井、封存备用6眼(其中改建监测井2眼)。现已完成18眼井的填埋,6眼井的封存备用,年底前完成全部任务。

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投资1200余万元,主要是对新城区正阳大沟、老沛龙公路沟、佀楼河、刘园大沟、石灰窑大沟进行清淤疏浚,该工程已于2017年7月完工。

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工程投资1500余万元,对10条县、镇级河道实施疏浚,目前工程已全部完工。共疏浚河道40.7千米,整治岸坡10.7千米,完成土方76万方;同时进行5个乡镇18个行政村坑塘生态治理,完成土方46.8万方。

老城区泄洪排涝改道工程。工程投资135万元,目前项目已完成招标,即将开工建设。

新城区管网改造及疏通工程。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主要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新老城区排水管网清淤,计划清淤排水管网总长180余公里。二是排水管网改造。针对张良路六千套E区北侧、韩信路新城客运站等20个易积水点,韩信路过老沛龙公路沟倒虹管渗漏,沛公路(汉城国际学校东侧)1道污水过路管易堵塞等问题,制定改造措施进行改造。三是管网养护设备采购。计划采购清淤抓斗车和管道清淤疏通车各1台,提高城区排水设施维护水平。目前项目正在进行招标,近期即可开工。

水源地污染源治理工程。工程总投资7000万元,分别为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和地表水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的污染源清理整治。目前工程已基本完成。

 

  朱刚代表:请问我县重点河道两侧的化工企业是否关停或迁移?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杜长春:年初,发改委委会同环保、交运、安监等部门组成4个工作组,对全县13个镇、4个街道、开发区、湖西农场等范围内化工企业进行了摸底排查。经排查,我县共有化工生产企业33家,危险化学品经营(带存储设施)企业3家。经核实确认,以上36家企业均不在县重点河道两侧1公里范围内。

结合我县化工行业发展实际,制定了《沛县“两减六治三提升”减少落后化工产能暨“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制订分类处理的方案,形成《沛县化工企业名单及“四个一批”清单》。其中关停类18家、转移类2家、升级类14家、重组类2家,目前已取得成效。下一步,我县将按照排定的工作方案,稳步推进剩余的11家企业的关停、2家企业的转移、11家生产企业和3家经营企业的升级、2家企业的重组等工作。

 

  陈萍代表:《水污染防治法》的普及率比较低,请问在加大这部法律的普及宣传力度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孟庆凯:《水污染防治法》实施以来,我局根据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积极开展普法宣传,但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局将加大宣传力度,普法至街道、居委会、学校,做到人人了解水污染防治法,人人是环境的守护者。一是组织开展全局干部职工学习培训活动。通过参加专题学习会、专题辅导讲座、座谈交流会、知识竞赛等方式,开展全面系统的学习培训,使全局干部职工深入了解和熟悉掌握《水污染防治法》各项法律条款,全面提升以法管理水平,更好地促进全县环境保护工作。二是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县政府网站、《沛县新闻》等媒体广泛宣传《水污染防治法》,利用“六五”环境日、十月科普月等节日发放宣传手册,进行集中宣传,以提高社会各界对《水污染防治法》的认知度,增强全社会的环境法制意识。三是开展一次送法上门活动。订购《水污染防治法》单行本及解读本1000余册,开展送法上门活动,免费向各级领导、相关县直部门和镇、街道、企业和高、中、小学校进行赠阅,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环保法律意识。同时加强重点企业单位及其负责人的学习培训,提高企业单位环保守法的自觉性。

 

陈萍代表:今年以来,共接到关于水环境污染的举报有多少起?是如何查处的?

孟庆凯:2017年截至目前,共接到水污染投诉378件,经执法人员核查,造成水污染共164起。一是养殖污染环境举报61起,占37.19%;二是塑料颗粒和洗线加工点污染环境举报42起,占25.6%;三是工业企业偷排废水和废水超标排放的污染环境举报43起,占26.2%;四是电镀违法企业查处6起。五是生活污水污染环境12起。依据法律规定和事实,进行了依法查处。

 

郝敬欣代表:一下大雨,无论是老城区还是新城区许多路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积水,有的还比较深,如香城路、红光路新华小区附近、正阳路开元中学附近、汉城路九龙城附近等,给群众生活造成不便。请问积水的原因是什么?

韩友静:老城区积水原因主要是排水体系为雨污合流,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当发生强降雨时,由于老城区无雨水外排通道,而污水处理厂无能力处理大量来水,雨水会短时内大量聚集,在低洼地段形成积水。针对这种情况,水利局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理措施:一是加快推进老城区雨污分流建设。目前《沛县城区排水专项规划》已通过专家委员会和县规委会审查。并依据规划制定3年的雨污分流改造计划,其中2018年计划实施红光片区雨污分流改造,主要包括红光路、东风东路、青年路、樊巷街、歌风路东段、新沛路东段等道路的雨污分流改造。二是加快推进老城区排水通道建设。计划以汤沐路为界,将老城区分为两个排水片区,在东风路建设箱涵与一号沟对接,解决北片区排水问题;结合棚户区改造,沿汉城公园南路建设一条贯穿东西的排水通道,与二号沟对接,并沿南环路东沿开挖南环河,解决南片区排水,一号沟、二号沟、南环河与苏北堤河贯通,将来作为老城区主要排水通道,缓解城市内涝,应对极端暴雨的发生。三是加快推进新城区污水处理厂和沛城污水处理厂增能技改项目建设。计划在开发区新建一座5万吨/日污水处理厂,一期3万吨/日,处理新城区污水;同时将沛城污水处理厂扩容0.5万吨/日,达到5.5万吨/日,缓解老城区污水处理压力。

新城区积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无排水口或排水口坍塌堵塞,如正阳路开元中学附近积水是因为排水口坍塌造成雨水无出处,现排水口已修复完成,该路段不再积水。还有长途客运站北门积水是因为当初修路时没有设置排水口,造成积水,水利局已将此处列入改造计划,近期实施。二是道路建设高程控制偏低,路面设计标高低于河道汛期洪水位,当遇强降雨天气,河水倒灌造成路面积水,如张良路新城嘉苑路口及侨城中央公园路口,。我局已与气象部门制定城区防汛联动机制,气象部门提前预警,水利部门时刻准备应急排涝,一旦河道水位过高,立即采取应急机制,降低河道水位,缓解路面积水问题。汉城路积水是因为当时对韩信路排水改造时,因施工需要,将雨水管道暂时封堵,遇大雨时进行机排,雨量过大时会造成的积水,现封堵已拆除,通水正常。

 

李戈代表:请问我县在道路新建、改建过程中,对雨污分流做了哪些工作?采取了哪些措施?

仝玉彪:一是新建道路全部实施雨污分流。2013年,我县开始在新建市政道路工程中实施雨污分流工程。近年来,先后对正阳路北延、新城客运站东侧路、老沛龙公路沟东侧路、惠民小区北侧路、新城嘉苑中间道路、韩坝新村南侧路、北孔庄南侧路、萧何路(汉源大道-正阳路)、滨河北路(汉城路-汉源大道)等12条12.2公里道路进行改造,实施雨污管网34公里。

二是改建道路全部实施雨污分流。先后对正阳中路(汤沐路-樊哙路)、萧何路(汉源大道-正阳路)、樊哙路(东环路-汉源大道)、汉邦路(滨河南路-鼓楼街)、汉源中学西侧路、七彩路、汉城南路(汤沐路-南环路)、汉源大道(汤沐路-樊哙路)、樊哙路(东环路-汉源大道)、东风路(铁路桥-正阳路)等10条15公里道路进行改造,实施雨污管网44公里。

三是新建、改建道路尽可能实施所有干线入地。在市政道路新建、改建过程中,坚持做到给水、排水、强弱电、燃气综合管网与市政道路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全部入地。近年来,全县城区新建、改建道路23条27.2公里,实施雨污分流、强弱电、燃气、自来水、热力管网100余公里入地。

下一步,将继续按照城市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在新建、改建市政道路的同时,陆续对城区未实施雨污分流的道路进行改造,逐步完善排水、排污管网及所有干线入地,保证市政道路排水管网全部做到雨污分流,力争在十三五期末实现全县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网全网贯通。

 

甄珍珠代表:我在参加人大代表“三走三问”活动时发现,城区饭店、食堂产生的泔水有相当一部分直接排入雨水管网,严重危害了我县水环境。公厕、化粪池清理也不规范,据了解有直接抽出排入河道污染水环境的情况。听说针对这个问题,城管局正在筹建城市“四废”处理中心,请问是否有这个计划?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这个项目的整体情况,以及项目建成后运行管理机制?

文晓东:是的,我县目前有这个计划,项目建议书已初步编制完成。我县将打造宜沛环保产业园,建设“粪便处理中心、生活污泥处理中心、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厨余垃圾处理中心”等,计划投入1.5亿,占地80亩,建设近期处理总规模为208t/d,包括粪便垃圾40t/d、污泥垃圾100t/d、餐饮垃圾30t/d,菜市场果蔬垃圾30t/d,地沟油8t/d。采用“预处理+厌氧消化+沼气利用+资源回收”的工艺技术,购置有机废弃物收运系统、有机废弃物预处理系统、厌氧消化系统和沼气净化及利用系统,以及厂区绿化亮化、道路景观设施打造。

建成后,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我县的有机废弃物收运处置系统。通过单位引导、统一收运、定点处置等办法,建立健全餐厨废弃物、粪便、污泥产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资源化利用的机制,统一收运管理(收运时间、设施配置、收运路线等),出台保障收集转运政策法规,努力实现全量收集处理。

 

  罗光亚代表:据了解,新城区已经做了雨污分流工程,并几次对河流进行了整治,但部分河段仍存在水流不通畅、水体浑浊脏臭的现象,如佀楼河、正阳大沟等。请问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接下来将采取哪些整治措施保证河畅水清?

韩友静:造成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截污不彻底。有些企事业单位污水混流直接排入河道或者直接排入市政雨水管网进入河道。同时部分社区居民阳台落水以及车库住人、沿街商铺排水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二是污水收集系统不健全。城市小区、单位庭院生活污水纳管覆盖不足,有的单元在排污时就近接入了雨水管,有的缺少必要的接管设施。有的管网系统由于设计不当导致管网堵塞,有的雨污水管网受施工影响损坏、淤积严重。三是初期雨水污水污染比较严重。雨水在地表径流过程中携带地面的各种污染物;雨水冲刷管道内沉积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造成水体恶化。四是垃圾堆放和倾倒现象严重。在平时巡查过程中发现,有些人在河道和岸边随意丢弃垃圾,有些沿街经营户将油污直接倒入河内,有的沿河市民甚至直接往河道倾倒垃圾粪便。

目前我局正在采取以下措施来保障河道水质:一是实施控源截污。随着控源截污措施力度的加大,原直排河道的污染源如新城区实验小学、保安学校、鸿鹄园厕所等已整改完毕。另外县政府配套800余万元实施附近小区及市政管道的改造,方案已设计完毕,近期将开工建设。二是继续实施碧水绕城工程。2017下半年继续实施8条河道的清淤疏浚及闸站建设,当整个碧水绕城工程完成后,形成闸站可控、活水自流。三是对违法排水的单位进行查处。结合县“263”专项行动,已对煤电公司、汉源街道办下达整改通知单,目前正在整改。四是严格执行河长制长效管理体系。保障河道水面清洁无漂浮物对水体造成污染。

相信通过水利局及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会大大改善城区水环境。

 

  朱本省代表:医疗废弃物、废水“两废”处置不当极易传播疾病。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平时都有记录,这个监管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些,而医疗废水则不易监管,处理不好很容易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请问我县在监管医疗废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是否所有医院的废水都能做到严格处理?

  董传文:医疗废水指医疗机构门诊、病房、手术室、各类检验室、放射室等处排出的污水。医院其他污水与上述污水混合排出时一律视为医疗废水。我县现有38家医院,其中:二级医院6家,一级医院32家。在医疗废水处理监管方面,按照《消毒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严把准入和效验关。新申办的医院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安装医疗废水处理设备,才能批准执业。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每年效验工作中,医疗废水处理没有达到要求的,列为不合格,不予审批通过。二是制定医疗废水处理工作流程及标准,并对医疗废水处理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以及技能操作培训。三是采取定期和不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日常监管,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每季度组织医政、卫生监督、疾控中心等单位对全县医院进行集中检查,同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随时进行突击检查。对于查出的问题,依法进行处理,并限期整改到位。目前,我县38家医院都能做到严格处理,并正常运转。

 

  李正全代表:河道养殖,尤其高密度养殖会造成水环境的污染。虽然进行了清理整治,但部分河道内仍然存在着网箱、围网养殖的情况。少数养殖户养殖尾水超标排放,造成局部养殖污染。请问我县在监管上有哪些措施手段?

  徐伟:网箱养殖产生大量的粪便及一些残饵,长期积累会对水质造成污染。2010年《沛县水域养殖规划》(2010-2020年)明确划定我县大沙河、京杭运河、顺堤河等26条主要河道为禁养区,禁止圈围、网箱和栏河养鱼,这些河道兼有航运、行洪、调蓄功能。农委渔政监督大队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县26条重点河道进行巡查,发现或者接到群众举报在大沙河、京杭运河、顺堤河等主要河道私自设置网箱、圈栏围养鱼的,渔政监督大队配合县水利部门,根据规定责令限期拆除养殖设施,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同时,加强与水利、环保、公安和各镇场的协调配合,严厉依法处理非法占用河道养殖案件。去年以来,处理非法电鱼和污染案件22起,配合有关部门和镇场清理网箱2000多只。

关于池塘养殖尾水处理问题。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百亩以上连片标准化池塘改造工作,养殖尾水排入净化塘净化,净化塘面积占总面积的8%。另外,我们正积极推广池塘工业化养殖技术模式,对养殖废弃物进行收集处理,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或零排放目标。

 

张雪芳代表:我县从2015年7月开始,正式饮用地表水。水质是否安全,水源地是否保护到位,牵动全县人民的心。请问我县的水源地保护做的如何?

韩友静:水源地保护工作措施及工程进展情况主要有:一是实施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主要进行生态修复与保护、水源地隔离、污染源综合整治、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水源地安防监控工程及附属建设,并设置各类指示牌、警示;取缔、搬迁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设置船舶漏油应急防控等,一级保护区内杜绝与供水设施和水源保护无关的一切设施、行为。工程投资8000万元,现工程建设已完成。二是对水源地二级及准保护区污染源进行清理整治。拆除、迁移保护区内存在的生活居住设施、餐饮饭店;清理整治鱼塘;指导保护区内农田进行无害化种植;监督检查、整改治理东原港造船厂、煤运码头、湖西航道及过往船只污染源排放;清理湖西大堤东西存在的多处晾晒煤泥场地等,目前已投资6800万元完成清理鱼塘2000余亩,生活、餐饮设施10处,拆除千岛湿地违章私设码头2处。三是建立长效化管理机制。申报成立南四湖徐庄水源地管理所,落实专门的机构、人员、经费,对水源地日常巡查维护。编制《沛县饮用水安全保障规划》、《沛县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沛县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控方案及风险评估》、《沛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巡查制度》等方案制度。

  张雪芳代表:我想再问一下韩局长,目前城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居民还在饮用龙潭公司供的地下水,这些居民饮用地表水的意愿非常强烈,请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吃上地表水?

韩友静:由于历史原因,还有部分小区及村庄使用龙潭供水公司供给的地下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地表水取代地下水作为居民饮用水成为必然。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小水厂的整合,原地下水供应水厂全部进行整合,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当中,其中龙潭供水公司的整合是关键内容。

龙潭供水公司供水管区域涉及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及沛城、汉源、汉兴等多个街道办事处,资产分散,产权复杂、界定难度大,供水人口多,从业人员多。水利局已制定整合重组方案,县政府审议通过后,即可成立专门班子统一进行资产统计、认定,评估,回购以及从业人员分流工作。2018年城乡供水一体化全部完成,全县统一供给地表水。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