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建设

理论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 页 > 自身建设 > 理论研究

新时代做好人大监督工作的几点思考

来源:沛县人大网 时间:2018-08-17 访问量:



2018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党纪监督、行政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和国家机关内部各种形式的纪律监督”,人大监督工作大有可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准自身角色定位、找准民意民心方向、号准“一府一委两院”脉搏、瞄准经济社会发展靶心,以“问题导向”带动监督抓实事、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使政府决策更科学、使行政行为更高效、使法治政府更坚实。

厘清角色定位,人大监督才能“顺”起来。人大监督的实质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监督,是国家最高层次、最具权

威、最有法律效力的监督。

要把准人大角色定位,掌握监督特征,做到既不缺位,又不越位。一是要树立人大监督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意识。要正视人大是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克服人大是“走过场”、“橡皮图章”等监督无用的思想认识。二是要树立人大监督就是“挑毛病”的意识。要克服人大监督是“专挑毛病”,与政府唱对台戏的思想认识。人大“挑毛病”的目的与政府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三是要树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一府一委两院”要虚心接受人大监督,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认识。这样才能把监督作为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推动工作的过程,促进“一府一委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才能推动依法治国进程不断发展。

选题紧贴中心,人大监督才能“实”起来。人大工作归根到底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坚持党的领导;立地,就是要反映百姓的呼声。“一枝一叶总关情”,人大监督,只有精准选择监督议题,才能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反映民意民心。

形式多措并举,人大监督才能“活”起来。人大监督主要通过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来实现,只有用好监督方式,才能打出组合拳,更好地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只有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手段,才能实现全要素监督,确保监督不走过场。一是把监督工作与立法工作结合起来。在立法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将在执法检查、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立法方向,努力打造人大监督和立法工作“一盘棋”的格局。二是把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与开展执法检查结合起来。常委会要始终把民生导向摆在重要位置,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实施情况,既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又进行执法检查,使监督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最佳效果。三是把专题调研与集中视察结合起来。在严格按照监督法做好监督的基础上,注重创新监督方式,发挥好专题调研和集中视察的优势,围绕重点改革领域和重大决策部署进行监督。四是把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随着近年来新闻媒体对人大的关注度的提高和对人大监督的报道不断深入。人大及其常委会应积极及时主动向媒体公开信息,主动宣传、主动曝光,提振人民群众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信心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

实效扎根落地,人大监督才能“硬”起来。实效是监督的生命力之所在,人大监督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只有号准“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脉搏,才能扎扎实实增强人大监督的实效。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着力加强人大监督工作,把增强实效作为当前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听取审议报告到跟踪问题解决落地,通过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推动人大监督由程序性监督向实质性监督深入。从开展执法检查到专题调研集中视察,加强对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的监督,增强发展的整体性,推动人大监督由一般性监督向“短板”监督升级,协调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的短板得以不断补齐。从保障改革落地到凝聚发展能量,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继续加大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和司法工作监督,推动人大监督由结果导向监督向过程导向监督转变,以过硬的成效实现“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

毛泽东同志曾说,“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心民心同频同振、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改革发展和复兴之路已迈入新的历程,做好人大监督面临着更新的要求、更重的任务。在新的形势下,人大工作要乘势而上、再度发力,关键在于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勤于监督、严于监督,才能切实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围绕大局、监督为民、服务发展、推动法治、促进和谐的重要作用。

                                          (内司工委 张宜和)









苏公网安备 32032202000217号